由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指導,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和深圳市民政局主辦,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市中國慈展會發(fā)展中心承辦的2019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于2019年5月31日啟動,經過兩個多月的入圍賽和晉級賽,8月11日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辦30強決賽路演評審會,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與長沙陽光心翼家園共同開展的“筑夢流浪者家園”項目在2019中國公益慈善大賽決賽中獲得銀獎。
該項目負責人長沙陽光心翼家園理事長蔣紅霞向現場評審專家講述了“筑夢流浪者家園”項目開展的初衷:“流浪精障人士,是社會最弱勢的人群,他們沒有親人、沒有經濟收入、沒有自主生存的能力,社會功能嚴重衰退、康復再就業(yè)率低,回歸家庭和社會困難,他們渴望得到接納和關愛!
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長沙陽光心翼家園推行精神障礙“工療-農療”分級康復服務模式,通過項目化運作與機構運營相結合,建立了湖南省首個精神障礙農療康復基地和精神康復綜合服務中心,將康復扶貧與產業(yè)扶貧相結合,成功打破了精神疾病患者“醫(yī)院—家庭”的單一治療模式,探索出了精障人士社會救助康復與管理的新路徑!爸䦃袅骼苏呒覉@”項目是以“筑家園”樂活行動、“新動力”復元行動、“愛共融”暖心行動、“愛回家”回歸行動四大復元理念為支撐為流浪精障人士提供多元化康復服務。一是開展職業(yè)康復服務,提供了種植、養(yǎng)殖、園藝、收銀、保潔、食品制作、庇護性就業(yè)等職業(yè)技能康復和康復就業(yè)崗位,以發(fā)放勞動補貼和代幣形式發(fā)展“梅花康復農場和陽光工坊”的就業(yè)實體;二是幫助流浪精障人士制定個人復元計劃,從學習洗漱、內務整理等生活技能開始,幫助其實現獨立生活、自食其力、回歸家庭的人生目標;三是開展心理輔導、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幫助其提升自信,引導其進行積極主動的康復。
項目運行七年來,通過多種形式整合愛心資源,共計投入資金370.56萬元,為600余名流浪精障人士提供人文關懷和康復服務,為102名流浪者提供農療—工療康復崗位,幫助205名精障人士重返家庭。